运河美食苏州酱肉烧蚌当古法酱肉遇上春天最

老中医专业治白癜风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0601/5419382.html

酱肉是苏南浙北特有的腌制品,聂凤乔主编的《中国烹饪原料大典(上卷)》将苏州吴江的“酱肉烧蚌”与扬州“蚌肉狮子头”、东海“蚌肉涨蛋”和浙江“火腿炖蚌肉”等同列各地名菜。

吴江酱肉

吴越民系善腌物,有民谚“小雪腌菜,大雪腌肉”为证。按照古法酱肉的制作需腌七天酱七天晒半月,酱肉晒至滴油即可转移到通风干燥处,没有冰箱的年代,酱肉需在清明前吃光,清明后气温回升快,酱肉易齁。如今可拆卸切小后真空塑封冷冻贮藏,全年可食用,这样相对也延长了“酱肉烧蚌”菜的寿命周期。

河蚌在水温超过10℃时从冬眠中醒来开始觅食,水温15-25℃为最适宜的生长环境,河蚌可吃的部分主要为蚌肉(斧足)、蚌黄(生殖腺)、闭壳肌(瑶柱)、外套膜。民间认为蚌肉在春天最为肥美,以蚌肉为主料的菜式如蚌肉炒韭菜、河蚌尚菜梗、河蚌拖面糊煎、河蚌红烧肉、河蚌烧老豆腐、河蚌豆腐汤、雪菜烧河蚌等。亦有面馆会应季做雪菜笋片河蚌汤面,那是苏式汤面的另一种形式,炒浇原汤面。雪菜蚌片煸炒后注水烧开,再将一汆过的面条入锅,略煮出锅。

雪菜蚌片

雪菜蚌片选大河蚌,酱肉烧蚌以小河蚌为宜。两种菜式对河蚌的处理手法各不相同。

相同点是都需要用木质锤轻轻捶打“斧足”(整个河蚌肉质最结实的部分),未经捶打的斧足受热收缩非尖牙利齿不能咬嚼。

不同处是大河蚌肉一剖为二,将蚌黄另碗盛放(在葱姜油里熬熟,制成河蚌酱)。斧足捶打后做成需要的片状(因河蚌受热后会收缩,所以不要太小太薄);小河蚌去腮去肠,捶打斧足时避免打散河蚌的黄。河蚌需要去腥,小河蚌需用盐腌渍10分钟,洗去黏液后用面粉拌匀放置15分钟,再洗去面粉。最后用葱姜及绍酒瀹(腌渍)30分钟。大河蚌在切片后沸水略汆,再用绍酒和盐瀹,去腥给底味。

雪菜蚌片的配料是雪菜、笋片,也可以是香菇片、黑木耳等。旺火热锅,入油,油热后煸香葱姜,下配料炒透,下蚌片翻炒,下鲜酱油、砂糖和河蚌酱,拌匀后淋麻油起锅。

酱肉烧蚌

酱肉烧蚌,需先用热水洗去酱肉多余盐分,蒸熟再切小块。旺火热锅,入油,油热后煸香葱姜,下河蚌煸炒,下绍酒(加盖待嗞嗞声减弱),开盖下热水,下酱肉汁(蒸酱肉多出的水),下少许砂糖提鲜,煮10分钟,再下蒸好的酱肉,烧开即可盛起装盘。

如想吃酱肉河蚌又不得不用较大个的河蚌时,可在敲打后冷水预熟(入冷水锅,葱结,姜片,绍酒,煮开后捞出洗净),然后改刀……

酱肉烧蚌,菜名直白一目了然,个中滋味非亲历体验不会有。(蒋洪)

(大运河新闻)

来源:苏州市吴江区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吴江区融媒体中心

----------------------

制作曹宇

编校延晨徐蓉

一审桂艳张莉

二审义富肖东

三审晖军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nnanyanzl.com/jyjx/1146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