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旭教授结直肠癌肝转移一二线治疗进展后

编者按: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临床常见、预后差,是临床的焦点。包括手术治疗、全身系统化疗、联合靶向治疗,肝动脉持续灌注化疗等介入治疗,消融治疗、放疗等局部治疗的MDT是制定其治疗决策的主要方式。在12月9日北京召开的第四届微创介入治疗多学科与靶向治疗论坛上,医院介入治疗科主任朱旭教授为我们详细阐述了晚期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一二线治疗进展后肝动脉持续灌注化疗相关的研究进展,小编为您精心整理了报告的主要内容,供大家学习和参考。

结直肠癌是中国常见的恶性肿瘤,每年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巨大。结直肠癌患者中,有50%患者的发生结直肠癌肝转移(hepaticmetastasisofcolorectalcancer),根治性手术切除率仅为10-20%,晚期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治疗是我们的重点。

多学科诊疗团队(MDT)是此类患者治疗决策的主要方式,治疗方式包括:手术治疗、全身系统化疗、联合靶向治疗,肝动脉持续灌注化疗等介入治疗,消融治疗、放疗等局部治疗等。全身化疗为结直肠癌肝转移主要治疗方式,但是晚期一线治疗进展的患者,无论单纯化疗还是联合靶向治疗生存获益均相对有限,客观缓解率普遍不佳。二线治疗OS最长在12个月左右,即便KRAS野生型人群,二线OS也仅有20个月左右。血管介入治疗是一、二线治疗进展后可选择的治疗方式,其中肝动脉持续灌注化疗最为常见。

转移性结直肠癌主要二线研究结果

结直肠癌肝转移主要由肝动脉供血,这为肝动脉栓塞灌注化疗提供了解剖基础及临床依据。通过肝动脉灌注化疗,病灶局部药物浓度最高可达外周静脉化疗的数十甚至上百倍,使其具有肿瘤局部控制率高,全身副反应小等优势,即使是全身化疗产生耐药的相同方案,局部治疗仍然有效。肝动脉灌注化疗联合动脉栓塞治疗符合药代动力学,能够控制微小转移灶及栓塞残存病灶。肝动脉灌注化疗常用的药物有5-氟尿嘧啶和氟尿苷、伊立替康、奥沙利铂等,近年来载药微球及放射性栓塞微球(Y90)也证实有较好的疗效,但是由于价格昂贵很难推广普及。

结直肠癌肝转移术前行肝动脉灌注化疗可减少肝脏复发率和提高长期生存率。一项入组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研究中,50例患者于肝切除术前接受肝动脉灌注化疗,50例不接受肝动脉灌注化疗,结果提示肝动脉灌注化疗组无病生存率及总生存率均高于未行肝动脉灌注化疗组(P0.05)。

肝转移瘤切除后行肝动脉灌注化疗同样也可以提高患者的无进展生存率及无肝脏转移的进展生存率。一项随机、对照研究入组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于肝切除术后随机接受6周期肝动脉灌注联合全身化疗或相似的全身化疗,结果均提示,接受肝动脉灌注化疗组的无进展生存率及无肝脏转移的进展生存率均高于全身化疗组(P0.)。

肝动脉灌注化疗方案是一项重要的预后因素,既往一项对比DEBIRI(载伊立替康微球)和FOLFIRI方案治疗仅有肝转移mCRC患者疗效的III期研究发现,DEBIRI方案的OS、PFS均高于FOLFIRI方案。

肝动脉灌注化疗的主要副反应为药物毒性反应及导管相关并发症。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为最常见的药物毒性反应,骨髓抑制一般少见且较轻;较为常见的导管相关并发症为肝动脉闭塞及导管内血栓(留置动脉泵者相对发生率较高),随着技术的进步,副反应呈逐渐减少趋势。

在本中心的研究中,例结直肠癌肝转患者中例进行奥沙利铂、5-FU、CF联合治疗,22例进行了奥沙利铂联合雷替曲塞肝动脉灌注化疗,回顾性分析发现:1、既往含OXA全身化疗方案失败的患者动脉应用OXA仍能获得26.4%的ORR,与既往全身化疗未使用OXA患者的局部有效率、总生存均无统计学差异。中位PFS达到5.5月,中位OS29.5月,介入后OS15.6月;2、首次HAIC治疗前,血CA-的水平与生存明显相关。CA-水平与预后关系;3、雷替曲塞与5-FU相比能大大缩短动脉留管时间,疗效没有明显降低,也没有增加副反应。由于该研究的病例数仍然偏少,还需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验证该结果。

研究方法—HAIC操作方案

随着治疗方式的不断进展,结直肠癌肝转移疗效取得很大进步。既往研究以及本中心开展的多年研究发现,对于内科一、二线治疗进展后的晚期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肝动脉持续灌注化疗仍可作为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式,在晚期结直肠癌肝转移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

医院介入治疗团队在过去的20年里,致力于肝癌、结直肠癌肝转移及其它肝转移瘤的诊治,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欢迎有兴趣的同道与我们继续共同探讨,共同进步。

北大肿瘤介入治疗中心——一体化杂交手术室(ANGIO-CT)

专家简介

朱旭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医院介入治疗科主任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介入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肝脏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

北京市抗癌协会肿瘤介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介入学专业委员会肝转移癌与转化治疗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介入放射学组委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一审专家

科技部重点专项专家库评审专家

医院学会介入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软组织肿瘤分会常务委员

中华医学会北京市放射学会委员

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肿瘤专业委员会分子靶向分委会常务委员

中国肿瘤微创治疗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常务委员

中国医师学会介入分会肿瘤学组委员

北京医学会介入医学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

CVIR、WJG中国区审稿专家

WJGO编委

(来源:《肿瘤瞭望》编辑部)

  版权属《肿瘤瞭望》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在醒目位置处注明“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QQ营销
中科白癜风黄金周公益援助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nnanyanzl.com/jyjx/165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