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TNM分期及随访

在结直肠癌的临床诊治中,家属比较关心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能活多久”及“后面怎么办”。简单而言,大肠癌的预后与病理分期直接相关,根据病理分期就可以大致判断5年生存率。但是,同样的病理分期却因疾病发现的时机、治疗是否规范合理、随访是否按时、辅助治疗是否完善、肿瘤的分化程度等等不同,影响着大肠癌的预后和生存时间。临床工作中,每每遇到如是问题,只能告诉家属“医生不是算命的,只能大致讲讲”。

结直肠癌TNM分期

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国际抗癌联盟(UICC)结直肠癌TNM分期系统(第七版)

原发肿瘤(T)

Tx原发肿瘤无法评价

T0无原发肿瘤证据

Tis原位癌:局限于上皮内或侵犯黏膜固有层

T1肿瘤侵犯黏膜下层

T2肿瘤侵犯固有肌层

T3肿瘤穿透固有肌层到达浆膜下层,或侵犯无腹膜覆盖的结直肠旁组织

T4a肿瘤穿透腹膜脏层

T4b肿瘤直接侵犯或粘连于其他器官或结构

区域淋巴结(N)

Nx区域淋巴结无法评价

N0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N1有1~3枚区域淋巴结转移

N1a有1枚区域淋巴结转移

N1b有2~3枚区域淋巴结转移

N1c浆膜下、肠系膜、无腹膜覆盖结肠/直肠周围组织内有肿瘤种植(TD,tumordeposit),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N2有4枚以上区域淋巴结转移

N2a4~6枚区域淋巴结转移

N2b7枚及更多区域淋巴结转移

远处转移(M)

M0无远处转移M1有远处转移M1a远处转移局限于单个器官或部位(如肝,肺,卵巢,非区域淋巴结)M1b远处转移分布于一个以上的器官/部位或腹膜转移

高危因素:包括T4、分化差(除外MSI-H)、淋巴血管侵犯、神经周围侵犯、肠梗阻、穿孔或穿孔位置距肿瘤很近、不确定或阳性切缘、切缘安全距离不足,或淋巴结不足12个

解剖分期/预后组别

期别

T

N

M

Dukes*

MAC*

0

Tis

N0

M0

-

-

T1

N0

M0

A

A

T2

N0

M0

A

B1

ⅡA

T3

N0

M0

B

B2

ⅡB

T4a

N0

M0

B

B2

ⅡC

T4b

N0

M0

B

B3

ⅢA

T1~T2

N1/N1c

M0

C

C1

T1

N2a

M0

C

C1

ⅢB

T3~T4a

N1/N1c

M0

C

C2

T2~T3

N2a

M0

C

C1/C2

T1~T2

N2b

M0

C

C1

ⅢC

T4a

N2a

M0

C

C2

T3~T4a

N2b

M0

C

C2

T4b

N1~N2

M0

C

C3

ⅣA

任何T

任何N

M1a

-

-

ⅣB

任何T

任何N

M1b

-

-

术后监测随访

I期

建议术后1年行结肠镜检,术后第三年时再次行结肠镜检,接下来每5年检查一次。如果发现有进展的腺瘤(绒毛状息肉、息肉1cm或是高级别不典型增生),应每年复查一次肠镜。

II期~III期

a.建议每3-6月一次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并持续2年,然后每半年一次至满5年;

b.术前行CEA基线检测,术后每3-6月复查一次,持续2年,随后5年内每半年一次;

c.结肠镜检推荐术后1年左右进行(如术前因梗阻未行全结肠镜检需在3-6月时进行),3年后复查肠镜,然后每5年检查一次;如果发现有进展的腺瘤(绒毛状息肉、息肉1cm或是高级别不典型增生),应每年复查一次肠镜;

d.高危患者最初3-5年每年行胸、腹、盆腔CT检查;

e.不推荐PET/CT作为常规术前检查或随访。

IV期

术后2年内每3月复查一次CEA,后每6个月复查一次直至满5年;结束辅助治疗的头2年内每3-6月行胸、腹、盆腔CT增强检查,然后每6个月复查一次,直至满5年。

生活习惯

比如戒烟、保持体重指数、经常锻炼身体等能改善预后。更多地水果、蔬菜、禽类、鱼和粗粮谷物的摄入,更少的红肉、更低精粮糖分的摄入,此类饮食结构能改善预后。

本文部分引至蒿汉坤教授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nnanyanzl.com/jyks/543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