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秋冬季以来,植物性结石也进入了高发季。消化内科主任医师高峰玉近期接诊了不少胃石症患者,大多是空腹吃了太多柿子、山楂惹的祸。
柿子又甜又软,一不小心就容易吃多,尤其是牙口不好的老人,更喜欢吃软一点的东西,像柿子和软枣等,贪嘴不注意就容易得胃结石。
胃里是怎么“长出”石头的呢?胃结石是因进食某种食物后,在胃内形成了结石样团块状物质,一般呈椭圆形,大小不一,按照结石的组成成分,可分为植物性结石、毛发性结石和混合性结石,临床上以植物性结石最为多见。
越是不熟的柿子山楂所含的鞣质越多秋冬季节正是植物性结石的高发季,“在柿子和软枣等食物中,含有一种称为鞣质的物质,未成熟的柿子和软枣中,其含量可高达20%。”高峰玉说,柿子中还含有树胶、果胶等物质,鞣质在胃酸作用下能与蛋白质结合,形成不溶于水的鞣酸蛋白,鞣酸蛋白、树胶、果胶能与食物残渣胶合在一起形成团状凝块,也就是胃结石。
研究证实,空腹吃生山楂后喝茶、饮酒,以及多进食增加胃酸分泌的食物,是胃结石发生的主要诱发因素。
胃结石更“偏爱”哪些人群呢?临床上以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为主,年轻人患病的相对较少。胃石症易发生在老年、消化不良、胃轻瘫、糖尿病、既往有消化性溃疡、胃大部切除术等患者中,其原因可能与这些患者胃动力下降、胃排空延迟、调节功能下降有关。
胃酸过多、胃蠕动慢也是促发因素。越是不熟的柿子和山楂,所含的鞣酸越多,再加上吃完以后,进食肉类等含蛋白质较多的食物,残留的食物就容易在胃里抱成团。
胃石形成后,小的胃石一般不会产生什么症状,随着胃肠蠕动,经粪便排出体外。大一些的胃石,会磨损胃黏膜,导致黏膜充血水肿,形成溃疡,引起上腹部饱胀、疼痛、恶心、呕吐等。不大不小的胃结石排不出去,还会导致肠梗阻。
得了胃结石不要拖可乐也能溶结石出现哪些症状要警惕胃结石呢?如果最近吃了大量山楂、柿子、大枣,尤其是空腹状态下,出现上腹部饱胀、疼痛、厌食、恶心、呕吐等不适,要警惕胃结石的可能,医院就诊。
胃石早期形成时一般比较软,口服药物治疗效果好。可选择药物治疗,口服碳酸氢钠和抑酸药,可乐也可以,中和胃酸,使胃内变成中性或者弱碱性,使胃石变得松软、破裂,随大便排出体外。
如果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也可以选择胃镜下治疗。平时有胃动力不足的人群,要尽量少吃甚至不吃柿子,实在想吃的话,就选择熟透的柿子,少吃并且不要空腹吃。吃完柿子后,也可以适量摄入一些小苏打,帮助胃部排空。另外,不要与高蛋白的食物同时吃。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