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女性疾病和亚健康问题困扰着我们,痛经,月经不调,宫寒,乳腺增生,妇科炎症,早衰,更年期以及各种皮肤问题长痘,长斑等。这些让我们很头痛或是经久不愈的问题通通可以用一种古老神奇的中医疗法-艾灸来解决。
艾灸治疗女性疾病的原理是什么呢?艾灸的功效有通经活络、行气活血、去湿逐寒、消肿散结等,是通过补充人体阳气,疏通经络,补充肾阳,增加卵巢功能,排除病邪来达到养生防病的功效的。艾灸可以很好的改善子宫和卵巢的功能,甚至可以治疗不孕症。
初次接触艾灸的女性可能被各种穴位搞的头大,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几个女性常用的艾灸穴位,只要经常对这个几个穴位施灸,就可以达到养生保健,养颜美体的目的。
神阙穴任脉穴。在腹中部,脐中央。中风虚脱,四肢厥冷,尸厥,风痫,形惫体乏,绕脐腹痛,水肿鼓胀,脱肛,泄利,便秘,小便不禁,五淋,妇女不孕。
关元穴任脉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小肠的募穴。肾虚气喘,遗精,阳痿,疝气,遗尿,淋浊,尿频,尿闭,尿血,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带下,崩漏,腹痛,泄泻,痢疾及尿路感染,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脱垂,神经衰弱,晕厥,休克等
气海穴人体气海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绕脐腹痛,水肿鼓胀,脘腹胀满,水谷不化,大便不通,泄痢不禁,癃淋,遗尿等。
中极穴任脉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4寸。膀胱的募穴。癃闭,带下,阳痿,痛经,产后恶露不下,阴挺,疝气偏坠;积聚疼痛,冷气时上冲心;水肿,尸厥恍惚;肾炎,膀胱炎,产后子宫神经痛。
足三里穴足三里穴在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嵴1横指,当胫骨前肌上。取穴时,由外膝眼向下量4横指,在腓骨与胫骨之间,由胫骨旁量1横指,该处即是。足三里穴能治疗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如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急性胃炎、胃下垂等,解除急性胃痛的效果尤其明显,对于呕吐、呃逆、嗳气、肠炎、痢疾、便秘、肝炎、胆囊炎、胆结石、肾结石绞痛以及糖尿病、高血压等,也有辅助治疗作用。
三阴交穴足太阴脾经穴。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腹痛,肠鸣,腹胀,泄泻,便溏,月经不调,崩漏,带下,阴挺,经闭,不孕,难产,遗精,阳痿,遗尿,疝气,足痿,瘾疹,失眠,神经衰弱,荨麻疹,神经性皮炎。
八髎穴骶椎。又称上髎、次髎、中髎和下髎,左右共八个穴位,分别在第一、二、三、四骶后孔中,合称“八穴”。腰骶部疾病、下腰痛、坐骨神经痛、下肢痿痹、小便不利、月经不调、小腹胀痛、盆腔炎等病症。
艾灸注意事项
用艾柱配合灸盒做温和灸,以施灸处感觉温热舒适为宜,每次每穴15-20分钟,每天一次,可以每天艾灸或者隔天艾灸。
艾灸具有活血化瘀、疏经通络的作用,有的人经期血量较大,经期艾灸会导致经血更多;而有的人经量很少,经期艾灸正好可以调节一下经量。施灸者可以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考虑经期是否适合艾灸。
三联艾灸盒或者四联艾灸盒用于腰腹部,单配单联艾灸盒艾灸单个穴位使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