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中提到,春主肝,肝脏在春季活动比较旺盛,肝属木,木性可曲可直,条顺畅达,有生发的特性,故肝喜条达而恶抑郁,有疏泄的功能。医院针灸科钟伟泉主任中医师指出,雨水时节养生要根据春季生发的特点,扶助阳气,疏泄肝气。同时要注意肝木易克脾土,小心稍有不慎损害脾胃。
“中医认为,雨水之时,木旺而土气尚弱,木旺乘土,即肝木过旺克伐脾土。”他指出,若肝木疏泄太过,脾胃会因之而气虚;若肝气郁结太甚,则脾胃气滞,两者皆会出现肝木克脾土的情况。此外,雨水节气降雨增多,湿气加重,湿邪易困扰脾胃而出现浑身沉重感、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泻等症状,所以,在这一时期,还要注意对脾胃的养护。
起居晚睡早起勤锻炼
《黄帝内经》中描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钟伟泉介绍,其意思是指,生活起居方面要晚睡早起,提倡人与自然相对应。春天到来,日渐延长,夜渐缩短,阳气渐长,而阳主动阴主静,阳气生长了人就要顺应大自然的气机,减少睡眠的时间,增加活动的时间。
同时,要注意雨水节气是早春节气,早晚仍然较为寒冷,雾气大,因此运动不宜过于激烈,避免因中气消耗太过而失去对肝气的控制,导致肝气过剩而出现发热、上火等症状。他建议市民选择散步、打太极拳等较轻松的运动,让肝气慢慢地上升。同时,锻炼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让肌肉和韧带得到充分放松,以防止运动量的突然加大而造成肌肉和韧带损伤。
饮食省酸增甘养“脾气”由于春季为万物生发之始,阳气发越之季,应少食油腻之物,以免助阳外泄,肝木生发太过,克伤脾土。钟伟泉指出,春季养生的重点首先在于调畅肝脏,保持肝气调和顺畅。在饮食上要保持均衡,食物中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要保持相应的比例。唐代养生学家孙思邈在《千金方》中说:“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五行中肝属木,味为酸,脾属土,味为甘,木胜土。所以,春季饮食应少吃酸味,多吃甜味,以养脾脏之气。建议市民可选择韭菜、香椿、百合、豌豆苗、茼蒿、荠菜、春笋、山药、藕、芋头、萝卜、荸荠、甘蔗等。随着雨水节气的到来,贵如油的春雨通常会慢慢增多,但若雨水过多也会导致湿气过盛,对人体最直接的危害就是湿困脾胃,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泻等症状。《黄帝内经》中说“湿气通于脾”,所以,这一时期要加强对脾胃的养护,健脾祛湿。最简单的健脾祛湿办法便是食疗,比如芡实莲子苡仁汤。值得注意的是,雨水节气养生饮食防护也是预防春季多发病的重要措施,阳气虚的人,可用黄芪、党参、大枣适量,煮成茶水饮用,以补气护卫,提高机体免疫力。患有呼吸道疾病的人,可以喝一些姜枣糖茶。穿衣适当“春捂”护“两头”冬去春来,寒气始退,阳气升发,此时人们的机体调节功能远远跟不上天气的变化,若稍不注意,伤风感冒就会乘虚而入。钟伟泉提到,雨水季节是全年寒潮过程出现最多的时节之一,忽冷忽热,乍暖还寒的天气对人们的健康危害很大,特别是温度骤然下降的时候,老年人的血压会明显升高,容易诱发心脏病、心肌梗塞等;小孩则容易因气温的改变而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导致感冒和发烧。因此,他提醒,雨水节气仍要注意保暖,不要急于脱冬衣,最好适当“春捂”。“春捂”是传统的养生之道,建议“捂”两头,即重点照顾好“首和足”。由于早春天气乍暖还寒,湿气较大,早晚低温,细菌病毒活跃,人容易生病,重点“捂”头颈与双脚,可以避免感冒、气管炎、关节炎等疾病发生。寒多自下而起,传统养生主张春时衣着“下厚上薄”,因为人体下身的血液循环要比上部差,容易遭到风寒侵袭,女性如果过早换裙装,会导致关节炎和多种妇科病。清肝火旺,解湿热毒,清肝利胆,舒肝解郁,调理气血,全面改善肝胆功能各项指标,肝胆养护第一品牌。
临床应用针对,口干,口苦,口臭,胁肋隐痛,眼干眼涩,指甲有竖纹,皮肤暗黄,脂肪肝,酒精肝,高脂血症,胆红素高,转氨霉高,甘油三脂高,胆结石,胆囊炎,肝炎,肝腹水,更年期综合症,小儿黄胆症,小儿惊觉不眠,肝气不舒,情志不畅,抑郁症,气滞血瘀,肝郁气滞,气血不调等症均有确切疗效。
清热利胆,调理气血,用于肝胆湿热,气血不调所致的胁肋隐痛、口干、口苦、食少乏力等症状的辅助治疗。
1、对经常熬夜,睡眠不足引起的青春痘,痤疮类等轻微症状1支能明显改善;
2、快速缓解由肝胆湿热,气血不调所致的胁肋隐痛,口干,口苦,食少乏力等症,一般3~6支起效;
3、长期服用能有效地预防酒精肝,肝硬化,及药物所致的肝毒,肝损伤等。百病从肝治,肝胆健康,身体才能更健康。
1、商务人士、企业老板、公务人员等:由于工作压力大,时间长,经常抽烟,喝酒应酬容易造成肝功能损坏,酒精肝,脂肪肝,肝硬化等症;
2、长期服药人群:经常服用西药等会对身体有一定的副作用,造成肝脏负担重,毒素积累,肝功能指标异常;
3、学生等人群:考试就业压力大,睡眠不足,熬夜容易造成肝火旺,引起青春痘,痤疮,眼睛干涩红肿,口苦,口臭等症状。
①熊胆粉:熊胆素有“药中黄金”美誉,具有清热解毒、平肝明目、消炎镇痛等功效。
②牡丹皮:清热凉血,活血散瘀。
③半枝莲: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抗癌之功效。
④党参:补中益气,健脾益肺。还具有抗癌、降压、抗缺氧、抗衰老等功效。
⑤当归:素有“血中圣药”之称,具有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之功效。
⑥女贞子:滋补肝肾,明目乌发。用于眩晕耳鸣,腰膝酸软,须发早白,目暗不明。
⑦沉香:自古以被列为众香之首。行气止痛,温中止呕,纳气平喘。
⑧麦芽:麦子发的芽,能消食开胃,和中,回乳。用于食积,婴儿伤乳,哺乳期妇女断乳,肝气不舒,肝胃不和等症的治疗。
诸药合用,排毒护肝,清热利胆,调理气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