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如花朵,教师如园丁。“日日春光斗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是朱骏驰老师最大的心愿。
她认为教师是一个平凡而神圣的称号,她的责任在于传道、授业、解惑,在这个岗位并不能做出轰轰烈烈的事迹,但是能启迪学生的心灵,塑造学生的人格,提升学生的修养。每每走进课堂,看到一双双清澈阳光的眼睛,看到一张张朝气蓬勃的笑脸,心中便体会到这份职业带给她的幸福感,同时感到沉甸甸地责任。正是这份责任感使她连续七年从事高三英语教学工作,从不叫苦叫累。不可否认,这七年的工作使得朱老师身心俱疲,每到冬天都会发严重的支气管炎,有时候会连着咳嗽好几个月,要到第二年春天才会好转。有一年的冬天朱老师咳嗽得太严重,实在扛不住了,朱老师白天还照常为学生们上课,晚上在办公室里一边打着点滴,一边批改作业备课。水挂完了,作业批改好了,还要再找个别英语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单独辅导。朱老师就是这样默默地,日复一日的付出,对学生的爱心使她在教学路上不顾风雨,跋涉不息,为学生精心编织着美丽的梦想,用兢兢业业的教学态度为学生架起腾飞的桥梁。
身为班主任的她,总是轻声细语,但是她用最真的心关爱身边的孩子。她用善良与责任,书写爱的篇章。遇到班里家庭条件差的学生,朱老师会悄悄地为他们买一些生活用品和衣物;有学生生病了,朱老师会按时提醒他吃药,做得比家长还周到;每节体育课后,朱老师都会到班上提醒学生们及时将外套穿上,以免受凉感冒;冬天每天午休结束的时候,朱老师都会要求将门窗打开通风,保持教师空气的新鲜------朱老师无微不至的关心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奠定了基础,用她自己的话讲,她花在学生身上的心思远远超过了对她女儿的付出,从她的女儿出生到上初一,朱老师长达7年在高三担任教学或管理工作,使她花在女儿的身上的时间极其有限,身为母亲她觉得是愧疚的,作为教师,她又觉得无怨无悔的,她就是这样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甘为孺子育英才,粉笔无言写春秋”正是朱老师的写照。
改革教学方法,实现课堂高效,追求“为不教而教”的教学境界是朱老师的不懈追求。为打破传统教法的局限,在教研路上她孜孜不倦地摸索。她力求让自己课堂上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为活跃课堂气氛,她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让每一位学生踊跃参与互动,课堂上的小组合作总能迸发出奇思妙想。在传授综合英语知识的同时,不但适时指导学生的发音,而且还时常为那些口语差又胆小的学生创造机会。在朱老师眼中,学生的回答永远是值得表扬的,无论对与错,都值得予以良好的评价积极的鼓励。学生们都喜欢老师的课,在她的课上,同学们总是感觉到一种激励的态度,一种宽松的环境。在讲解阅读理解题的时候,朱老师旁征博引,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同时也注重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的引导,真正让学生们做到“蓄德”、“修能”、“日新”。
朱老师说过在她十六年的执教生涯中,也许获得过很多荣誉和奖励,但最让她感到安慰和满足的却是学生对她的深深的感情。每年的教师节,朱老师的手机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