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面对强势袭来的新型冠状病毒(-nCoV)时,人们都选择了最具可操作性的个人防护方式—戴口罩。然而在选择口罩时大家犯了难,医用一次性口罩、医用外科口罩和N95标准的防护口罩是市面上较为常见的口罩种类,普通医用口罩和外科口罩主要的区别在于其对颗粒物的滤过性能和对液体喷溅的防护性能。
下面就对常见的口罩做一个分析对比吧。
常见口罩品种非油性颗粒过滤效率
首先给大家讲一下非油性颗粒过滤效率这个概念,这是在选购口罩时我们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直白点说它指的是在一般条件下,口罩对于空气中直径在3μm左右的颗粒物的过滤效率。
冠状病毒属的病毒是具外套膜的正链单股RNA病毒,直径约在80~nm(0.08~0.12μm)之间,而携病毒的飞沫大约1~5μm。因此非油性颗粒过滤效率较高的口罩,对冠状病毒是有一定的隔绝和预防作用。
模拟人生打喷嚏时的飞沫我们常说的国标KN95,或国际认证的N95指的就是该口罩滤料对非油性颗粒物的过滤效率达到95%。值得一提的是,这个95%不是平均值,而是最小值,也就是说,其至少能滤过95%以上的颗粒物。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市面常见的三类口罩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能力:
三种常见医用口罩
1.医用普通口罩
又被称为护理口罩,或是直接称为医用口罩。这类口罩对液体飞溅阻隔作用较小,密合性也不好,而且非油性颗粒过滤效率也没有达到国标的KN90标准。因此这种普通的医用口罩难以满足在公共场所对于病毒预防的需求。
医用普通口罩2.医用外科口罩
采用的是YY-标准,这种口罩原本是供外科医生在做手术的时候使用的。因此,相对于普通口罩来说,外科口罩的防液体喷溅能力非常好,其对空气中大于5μm颗粒,过滤效果≥90%。
可见,在防飞沫(病毒的主要传染载体)的能力上,外科口罩已经非常优秀。对于不会密切接触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普通人来说,外科口罩就能够满足日常需求。
医用外科口罩3.医用防护口罩
其工艺采用的是GB标准的KN95(国际认证则是N95),即非油性颗粒物过滤效率≥95%。在口罩家族中,医用防护口罩密闭性良好,能够有效地过滤掉空气中直径小于3μm的颗粒物,为佩戴者提供高等级防护。这种级别的防护性能适用于密切接触疑似或高危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医生,而我们普通百姓用起来则不必过分强求。
医用防护口罩总结
经过上述对不同口罩性能的介绍,医用口罩和外科口罩间的区别主要在于对颗粒物的滤过能力和防液体喷溅的效果上。
结合我们要达到的防护目的和使用场景,吴医生给大家作出以下分析:
当希望在出入公共场所时不被病毒侵扰,我们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