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治疗经验分享

糖尿病性足病现状

中国糖尿病患病率逐年提升,患者数量增多,与此同时,在众多临床医生及科研工作者的努力下,药物、治疗方案不断更新,延长了广大糖尿病患者的生命。但目前临床上尚不能根治糖尿病,治疗多以控制血糖为主,随着患者病程的延长,出现并发症的患者也随之增加。糖尿病足病即是其中之一,不及时、不专业的处理往往会造成截肢甚至死亡的后果。

米氏内科内分泌二科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学术流派长安米氏内科流派传承工作室的代表性科室,医院各级领导的关怀下,不断发展壮大,现已经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和专科医疗特色的医教研全面发展的科室。米氏内科内分泌二科对糖尿病足的治疗研究颇具特色,现已成功申报省部级课题一项,现就临床工作中一例已愈糖尿病足病历向大家展开叙述。

病例报告:

患者,女,66岁,年01月08日因“发现血糖升高10年,右足趾红肿、疼痛3天”来我院就诊。患者既往患有2型糖尿病10年,不规律应用口服降糖药物、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佳。既往有“高血压病3级”病史3年,“2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2型糖尿病性周围血管病变”半年。半年前因修脚致右足第四趾远端外伤,医院行相关治疗后伤口愈合,并致胼胝体形成。入院前3天,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足第四趾红肿、疼痛、局部色黑,少量脓性分泌物,伴头晕、寒颤、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小便量少,稀水样便等症,自行服药(具体不详)后足部症状未见明显缓解。

入院后专科检查:10g尼龙丝压力觉减弱,针刺觉减弱,双足第一跖趾关节、足大趾、内外踝音叉震动觉减弱。双足检查:无畸形,无夏科氏关节,无双足拇外翻,双足跟可见胼胝体增生,双足趾甲增厚,右足第四趾红肿、局部色黑,皮温增高,少量脓性分泌物,活动受限,左足皮色、皮温正常,双足毳毛脱落,无皲裂,双足背动脉搏动微弱。

辅助检查:入院急查(-01-08)尿液分析:隐血1+Cells/uL、酮体1+mmol/L,葡萄糖2+mmol/L;降钙素原检测:16.21ng/ml;血细胞分析:白细胞10.?9/L;超敏C反应蛋白定量测定〉10.00mg/L;血气分析:PH7.46HCO.30mmol/L;血凝系列:APTT41.5s,FIB-C4.48g/L,FDP7.10ug/ml,D-Dimer3.90ug/ml;ACR:26.18mg/g;(-01-09)糖化血红蛋白:12.20%,空腹血糖:8.38mmol/L;HDL-C:0.72mmol/L,LDL-C:1.17mmol/L;BNP、心肌酶谱、高敏肌钙蛋白T测定、电解质、肝功系列未见明显异常。

腹部B超:1、结石性胆囊炎,2、肝胆脾胰双肾未见明显异常;心脏B超:1、主动脉钙化,2、室间隔略增厚,考虑:高血压所致,3、左室收缩功能正常、舒张功能减退,4、CDFI及PW示:三尖瓣返流(少量);胸部X线:1、主动脉结钙化,2、心肺膈未见重要异常;经皮氧分压测定:左侧基线值5.0mmHg,抬腿测试TCPO2下降,属重度缺氧,右侧基线值21mmHg,抬腿足部TCPO2下降,属重度缺氧。足部X线未见明显异常。

(-01-12)双下肢动脉造影:右股浅动脉中下段广泛粥样斑块形成,腘动脉中部85%狭窄,胫后动脉、腓动脉起始部即闭塞,胫前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右足第一二趾部血管稀疏;双侧髂动脉和左侧股浅动脉上段血管壁光滑,血管通畅,股浅动脉中下段、腘动脉串珠样改变,左胫后动脉、胫前动脉、腓动脉。起始部即闭塞,侧支循环形成,左足部血管稀疏。

考虑诊断:

1、2型糖尿病性足病(wagner3级)

2、2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

3、2型糖尿病性周围血管病变

4、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等

治疗经过及转归:经米氏内科糖尿病足特色治疗,及自制中药制剂“蒲花汤”外敷(蒲花汤由蒲公英,金银花,川芎等药物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活血通络的功效),出院时患者可基本下地走路。

欢迎







































白癜风检查到中科
治疗白癜风用什么药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nnanyanzl.com/jyzz/213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