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小护苏小花眼泪汪汪的看着我:“那个老太太太可怜了!”。
“可怜的人太多了,到现在你还没有修炼到铁石心肠,看来功力不够。”我放下手中的病历,语重心长的安慰苏小花:“没有原则不是医德,同情心泛滥不是善良!”。
“你嘴硬吧,我就不相信你没有恻隐之心?再则说了,谁说行医就一定要铁石心肠,就要不食人间烟火?”苏小花的话让我沉默了。
苏小花口中的这位老人让我至今不能忘记:
我正在诊室里默默无闻的耕耘着,抬头就看见一位老人站在了我的面前:“师傅,我胃痛好久了,帮我看看吧?”。
这是一位78岁的老年女性,一周前开始老人出现上腹痛,13小时前开始出现畏寒发热,体温最高39摄氏度。
“这是我们养老院的老人,我们给她吃了消炎药和胃药,但是没有效果,今天又发热了。”一位陪同老人来看病的中年女性向我介绍老人的病情。
原来老人的儿子早在多年前就因为交通事故去世,唯一的女儿又远在外地,因为没有人照顾,所以女儿将老人交付给了养老院。
每年女儿会来看望这位患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和血管性痴呆的老人数次,但总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苏小花赶忙提醒我:“老人家在量体温的时候说胃痛,但她的手一直捂着右上腹,你看看是不是胆囊或者肝脏的问题?“
因为是冬季,所以老人穿了很多衣服。
我隔着保暖内衣摸了摸老人的肚子,发现墨菲氏征阳性:”去做个超声吧,看看有没有胆囊结石?“
有很多老年人因为分不清胆囊,胃和心脏,所以她们口中的胃痛,其实有时候很可能根本和胃没有任何关系。
当然事情的真相永远没有那么简单,看似风平浪静的急诊永远是危机四伏!
陪同老人来看病的养老院工作人员拿着我开具的检查申请单,扶着老人准备离开诊室,但是老人又转身告诉我:”我肚子里好像长了个东西,会不会是肿瘤呀?“
”你都说了好久了,没有什么感觉,不可能是肿瘤,先去做检查吧?“养老院的工作人员看起来有些不耐烦。
但是老人的话让我觉得有些不安,这很有可能是一个重要的信息。
听完老人的话后,我丝毫不敢大意,这一次彻底将老人的几层上衣全部掀开。
果然,在老人的右上腹可以隐约触及到一个约4厘米X3厘米大小的包块!
如果不是老人的一句话,我甚至已经遗漏了如此重要的信息。
最后CT果然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老人不仅已经发生胆囊炎,而且已经出现囊周脓肿!
囊周脓肿是指胆囊周围因急性或者慢些胆囊炎所引起的一种继发性炎性病变,常常是局限性发生和胆囊壁关系密切。
这位老人的胆囊很可能是在急性胆囊炎时,囊壁出现炎性坏死溃烂,使得炎性物质或者脓液积聚在胆囊的某个部位,最终形成脓肿!
外科医生说:“如果发生这种情况在积极抗感染治疗的同时,应该尽快采取手术治疗。如果脓肿的病灶进一步发展甚至破溃的话,会给老人带来致命的危害!”
但是,社区养老院的工作人员表示,是否住院需要和老人的女儿沟通后方能决定,她们没有权利也不敢擅自做主。
当听见需要住院甚至手术治疗的建议后,老人的话让我不知该如何回答:“我这么大年纪了,早就该死了,你给我开点消炎药吧,我回去就等死了,再也不会来看病了!”。
“谁说老人有血管性痴呆?”听见老人的话后,我的内心有一股莫名难过的感情在涓涓流动。
老人可能说的只是气话,也可能是看透生死的真话。
在老人的身后必定有着许多让人感叹的故事,但是谁又能残忍的去一层层的揭开这生活留下的伤疤呢?
最医院,而我再也没有看见她。
美小护苏小花哀伤的说:“老人家太可怜了,养了这样的女儿真是不孝!”
我却不这么认为,因为我们不能轻易的给他人套上道德的枷锁,或许我们不知道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我不知道这位老人是幸福的还是悲惨的,也不知道她是快乐的还是难过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也都有着自己的不幸。
正如同那句话说的一样:幸福的人都是一样的,不幸的人却有着各自的不幸。
有一天黄昏时分,送过来一名心跳呼吸骤停的老年女性患者。
看着全身湿漉漉的患者,我的第一印象就是:溺水!
但是,为什么患者全身上下都是黄泥水样的污水呢?难道是掉落进了臭水沟?
“倒在了水稻田里,16:27分赶到现场时已经心跳呼吸停止!”正在胸外按压的医生已经满头大汗了。
而此时,时间已经停止在了17:19分!
患者今年69岁,本地附近农民,事发当天在自己水稻田中插秧近5个小时。
“她只说了一句头痛,就栽倒了!”患者的女儿始终不能相信平日里身体健康的母亲会就这么突然去世了。
但,现实是残酷的,经过90分钟的抢救后,我依旧宣布了临床死亡。
从两侧不等大的瞳孔中,我们只能做出最可能的推测:患者死于突发的脑出血。
没有做尸体解剖,也没有去完善CT等检查,所以导致患者死亡的真实原因没有人知道。
女儿说:“我的妈妈一辈子都在吃苦,没有享几天福,就这样没有了。”
我只是默默的听着并没有做任何回答,我不是想去指责为什么要让老人长时间在水稻田中插秧,更加不想去复合女儿的悲情。
那一刻,在我的脑海中飘过的是无数次类似的场景,是无数个老人各自不同的结局,也是无数个家庭的悲欢离合。
有的老人会被送进养老院,甚至同子女形同陌路;有的老人会留在家中,却因为生活不能自理而遭到嫌弃;有的老人会流落街头;有的老人会至死劳作,从不愿吃一口闲饭;有的老人会渴望生活;有的老人却一心求死.......
或许,所谓幸福或不幸就连他们自己不知道吧?
又或许,我们只是本能的活着罢了。
让更多人了解更多一点!
点击以下链接,阅读更多往期精彩内容
中国医务人员生存指南:珍爱生命,负重前行!
"将来像多巴胺一样当医生?"“现实没有理想那么美!”
从腹泻到死亡,不过12小时的距离!
医生,你能救别人,却救不了自己!
“最后一支多巴胺”是我的个人影响力白癜风寒假治白癜风公益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