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泻心汤案例两则

案1:某男,27岁。.02.08初诊

主诉:稍进食则饱

现病史:患者几年前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服用西药后转阴,但稍进食则饱,不知饥症状反复发作。就诊时伴有大便不成型,1-2日1次,余无异常。舌质淡红,舌苔白厚润,中有小裂纹。脉:左弱细滑,右沉弦。

处方:半夏泻心汤合外台茯苓饮

清半夏黄芩黄连干姜

党参茯苓生白术炒枳壳

炙甘草大枣

7剂代煎

二诊:.02.18

效佳,诸症大减,惟大便不成型未见改观。

上方去炒枳壳,加炒薏苡仁、陈皮继服7剂

案2:某男,37岁。.01.12初诊

主诉:胃痛10余年,加重1周

现病史:胃溃疡病史,胃痛间断出现,胃中发空感,进食则舒,余无异常,舌质淡红,舌苔黄厚,脉双关弦。

处方:半夏泻心汤合四逆散

清半夏黄芩黄连干姜

党参柴胡炒枳壳生白芍

白芨炙甘草

5剂代煎

二诊:.01.20

胃痛好转,未在发作,现:口苦,夜晚口干,舌质红,舌苔白厚,脉沉滑略细。

处方:柴胡桂枝干姜汤

柴胡桂枝干姜黄芩

生牡蛎天花粉炙甘草

7剂代煎

后随访,诸症均减。

按:

这两位患者同样是有慢性脾胃病史,脾胃纳运功能下降,酿生痰湿,可见胃中不适感,如胀满,疼痛等等,既见中虚失运,痰湿化热者,均可用泻心汤加减,不一定就是典型的上热下寒;而上热下寒不一定就是泻心汤症,如柴胡桂枝干姜汤、乌梅丸等亦可见寒热错杂的表现。案中清半夏的用量均为30g,剂量对效果起到很关键的作用,最近治疗一胃胀患者,六君子合厚姜半甘参汤,用大量厚朴除胀,见效非常快,剂量问题值得琢磨。

作者简介:王悬,中医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河南中医药大学,导师:知名肿瘤专家王祥麒教授,并跟随中医三附院臧云彩老师学习。致力于中医经典的理论与临床研究,善用经方治疗:慢性胃炎、胃溃疡,腹胀便秘,胆囊炎,胆结石,肝炎,脂肪肝等肝胆脾胃疾病;失眠,心慌心悸,高血压,头痛,眩晕等心脑疾病;感冒,咳喘,肺结节,无名低热等肺系疾病,口腔溃疡,痤疮,肿瘤,亚健康调理等内科杂病;月经不调,乳腺增生或结节等妇科疾病,贫血、再障、血小板减少或增多症等血液疾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nnanyanzl.com/jyjx/1057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