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全面了解乙肝之二乙肝病毒的性状

世界上有一类病毒,专门爱往肝脏里钻,在肝细胞里面复制、定居、繁殖,这种病毒叫嗜肝病毒。由嗜肝病毒引起的肝脏损害,就是病毒性肝炎,常见的嗜肝病毒有甲、乙、丙、丁、戊五型(后面陆续给大家介绍)。另外还有一些病毒不在肝细胞内复制定居,但有时也可引起肝损害,被称为非嗜肝病毒,如巨细胞病毒、EB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柯萨奇病毒和麻疹病毒等。

乙肝病毒英文缩写HBV,H是hepatitis的英文首字母,B代表乙型,V是virus的英文字首。它在人类历史上存在了很长时间,但直到年Blumberg在澳大利亚土著人血清中才被发现。

HBV是乙型肝炎的病原体。这个家族中的病毒成员在哺乳动物和鸟类的身上也都有发现,它的结构、基因序列和复制策略都非常相似,但他们之间却不会相互交叉。除了对具体器官具有特异性,他们对寄主也同样有种族要求,比如HBV就只对人和猩猩有易感性。

一个完整的乙肝病毒颗粒,也叫Dane颗粒。乙肝病毒有外壳和核心两个部分,也就是说除了绝大多数病毒都具有美丽的衣壳外,乙肝病毒还要加上一件精密的外套,外壳就是这件所谓的外套,厚7-8纳米,由脂质双层和蛋白质组成的囊膜。另外,脂质双层内的S抗原,前S1和前S2抗原构成的外壳上大、中、小三种蛋白,统称为乙肝表面抗原(HbsAg)。

剥去Dane颗粒的外壳,暴露出乙肝病毒的核心颗粒,由乙肝病毒的核心抗原(HbcAg)组成,游离态的核衣壳只能在肝细胞的细胞核内观察到,通过强去垢剂或者酶处理的方法,还可以暴露出HBV的另一个主要抗原e抗原。

Dane颗粒的中心部位就是环状并且有缺口的DNA双链,和依附在上面的DNA聚合酶。乙肝病毒的DNA分子大约含有约个核苷酸,比已知的最大病毒基因组小几百倍,和人类拥有的基因组相比较仅仅是百万分之一。而且乙肝DNA的两链长短不一,长链完整,长度恒定,为负链,短链为正链,长度可变。

通过检测乙肝病毒的抗体,可以简单的判断是否感染了乙肝病毒。最好的办法是就是将和乙肝相关的抗原和抗体全部检测出来,这就是乙肝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和核心抗原(HbcAg),以及三种抗原诱生的相应抗体,分别为表面抗体(HbsAb),e抗体(HbeAb)和核心抗体(HbcAb),但是由于技术原因,一般实验室无法检验核心抗原,所以三对抗原抗体少了一项,医院检验乙肝病毒标志是查乙肝五项,俗称两对半。

通常所说的大三阳是指乙肝表面抗原、e抗原、核心抗体三项阳性,而小三阳指的是乙肝表面抗原、e抗体、核心抗体阳性。各个抗原抗体在临床上还有其不同的指示意义,表面抗原表示体内是否存在乙肝病毒,表面抗体表示体内是否有保护性,可以抵抗病毒入侵,e抗原表示病毒是否复制及具有传染性,e抗体则表示病毒复制是否受到抑制,而核心抗体则主要表示是否感染过乙肝病毒。

HBV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强,对低温、干燥、紫外线及一般溶度的消毒剂均有耐受性,在37摄氏度可存活7天,在血清中30-32摄氏度可保存6个月,-20摄氏度可保存15年,且不被70%乙醇灭活,因此乙醇消毒这一常用的方法对HBV的消毒并不适用。高压蒸汽灭菌法、摄氏度加热10分钟、65摄氏度10小时可灭活HBV。0.5%过氧乙酸、5%的次氯酸钠和环氧乙烷等常用于HBV的消毒,然而,HBV的传染性和HbsAg的抗原性并不一致,上述消毒手段仅能使HBV失去传染性,但仍可保留HbsAg的抗原性。

(明日更新:带你全面了解乙肝之三:流行病学)

(写文章不易,如果喜欢,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nnanyanzl.com/jyks/1131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