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的预防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生活方式也随之改变,生存环境与以往不同,导致结直肠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给家庭造成巨大痛苦,给社会带来沉重负担,也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中心资料显示,年全世界约有万结直肠癌新发病例,居恶性肿瘤第3位,位于肺癌、乳腺癌之后;死亡约69万例,位于肺癌、肝癌和胃癌之后,居恶性肿瘤第4位。近10年来,全球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水平基本稳定,但占全球恶性肿瘤发病、死亡的比例有所增加。结直肠癌发病的地域分布差异较大,其中发达地区结直肠癌发病率较高。我国是结直肠癌的低发区,但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截止年,我国结直肠癌新发病例数已超过27万,死亡病例13万以上。

目前认为CRC是由环境、饮食、生活方式与遗传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由致癌物作用、结合细胞遗传因素导致细胞遗传基因突变而逐渐发展。

年龄与性别

年龄是CRC明确的危险因素,CRC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中国CRC发病年龄一直认为比欧美国家提前12~18年,但近年的统计表明,我国CRC有老年化趋向。男性的CRC患病风险高于女性。

家族史

CRC是一种有明显遗传倾向的恶性肿瘤。25%的患者有家族史,其中3%~5%的患者存在明显的“遗传性结肠癌综合征”,无明确遗传背景的CRC称为散发性结肠癌。根据发生CRC的风险,临床上将遗传性结肠癌综合征分为高度、中度和低度癌变风险3类。

炎症性肠病

IBD癌变是长期以来的研究热点。曾有研究认为约20%的IBD患者可在发病10年内发生CRC,IBD患者发生CRC的风险是正常人群的2~4倍。

生活方式和饮食因素

散发性CRC的发病与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密切相关。生活方式因素中,吸烟、饮酒、肥胖和缺乏体力活动被认为是CRC发病的潜在危险因素。饮食因素中,高红肉、高脂肪和低纤维素摄入可能增加CRC的发病风险。

结直肠癌疾病高危人群的预防对策

对于结直肠癌的高危人群,其预防方法主要是将已知的致病因素消除,同时注重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善。

1.在日常生活中,要多食用水果、山芋、新鲜蔬菜以及玉米等食物,这些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和粗纤维比较丰富,因此在肠道中停留的时间较短,从而有利于患者肠道内毒素的排出。

2.尽量不食含有较多脂肪、蛋白质的食物、烟熏、油炸食物及任何腐烂的蔬菜和水果。

3.在生活中注意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适当参加一些不太剧烈的运动项目,生活要有规律,戒烟戒酒,合理控制体重。

4.若已经患有肠腺瘤或溃疡性结肠炎等疾病,要进行积极治疗。

5.若家族中具有息肉病、结肠癌或溃疡性结肠炎等疾病,医院去检查,以便及时掌握个人的健康情况,及早预防和发现症状。

结直肠癌的早期症状之一就是大便带血。

大便习惯出现改变,如大便次数及时间出现的改变,或具有便秘及未知原因的腹泻。患有结直肠癌者大多会增加排便次数,减少每次的排便量,且大便中偶尔出现血液或黏液,排便后还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有的患者会出现腹泻或便秘,或交替出现腹泻与便秘,或大便开始时比较干,而结束时又较稀。

有的患者的首发症状是腹泻,出现黏液性血便或溏薄稀便,从而增加了每天的排便次数,此时要将此病与细菌性痢疾相区别。

结直肠癌患者中,约有一半的患者在排便时会产生疼痛感,其疼痛的程度不太一样。

有部分患者具有不完全性肠梗阻性腹痛,即腹部的疼痛为阵发性,且伴有乏力、贫血和腹胀等症状。

点击下方链接,了解更多产品信息~







































北京治白癜风的医院哪家好
北京中科白电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nnanyanzl.com/jysw/176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