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AA制25年丈夫出车祸妻子还出门自驾

声明:本文根据资料改编创作,情节均为虚构故事,所有人物、地点和事件均为艺术加工,与现实无关,图片仅用叙事呈现。本文旨在宣扬人间正义、杜绝犯罪发生!资料来源:头条——《夫妻AA制25年:丈夫出车祸妻子还出门自驾游儿子一句话丈夫醒悟》

01

“我们AA制过日子吧。”

李明放下茶杯,语气平静,却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坚定。

坐在他对面的林晓微愣了一下,显然没有料到自己新婚的丈夫会提出这么一个建议。

新婚的甜蜜似乎还没有完全消散,夫妻双方的热恋期让一切看起来顺理成章,但李明的这句话,却让她感到一丝刺痛。

“AA制?什么意思?”林晓微试探性地问。

李明整理了一下思路,用一贯理性的语调解释道:“就是说,我们的收入各管各的,家里日常开销一人承担一半。

不用争谁出多了、谁出少了,这样公平,也不容易因为钱吵架。”

林晓微低头看了看自己的手,指尖还带着刚才洗菜时不小心划破的小伤口。她轻声说道:“可是,结婚了,不就是一家人了吗?还要算得这么清楚吗?”

李明抿了抿唇,看着妻子那双柔和的眼睛,似乎觉得自己提出这个建议有些突兀。但他还是坚持道:“晓微,很多夫妻最后感情破裂,都是因为钱的事情。

如果一开始就把经济分清楚,反而能避免后面的矛盾。再说,我也不是说不爱你,只是觉得,婚姻更需要理性。”

林晓微沉默了片刻,心里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她明白李明是个理性的人,从他们恋爱的时候起,他就不是那种浪漫多情的类型。李明追求稳定和清晰,就像他工作上的报表一样精准。而她当时也正是被他的“成熟稳重”所吸引。

可如今,这份成熟,却似乎让她感到了一种冷漠。“好吧,”她最终点了点头,挤出一抹笑,“既然你觉得这样好,那就试试吧。”

她说得很轻松,仿佛只是接受了一个日常生活的小提议。但她不知道的是,这个决定将会改变他们婚姻的轨迹,并在未来的二十五年中,成为她内心深处无法抹去的阴影。

婚后生活开始了,两人把AA制贯彻得相当彻底。

每月初,李明会拿出一张清单,把上个月的家庭开销列得清清楚楚:房租、水电、伙食、杂费,一项不漏。每次列完,他都会把总额平均分成两份,用温和的语气告诉林晓微:“你这份是块,转我吧。”

林晓微有时候开玩笑似地问:“要是我没钱了呢?是不是连饭都不能吃了?”李明一边笑着一边认真地回答:“那我也不能破坏规矩。不过你放心,只要你说一声,我可以先垫付,但记得月底还我就行。”

这样的生活方式一开始确实减少了许多矛盾。两人不会因为“谁多花了钱”而争执,也没有因为“要不要给亲戚送礼”而讨论太久。

李明觉得,这种方式让婚姻更纯粹,只需要专注于感情,而不必掺杂经济上的纷争。但林晓微却渐渐感到,这样的“纯粹”,让生活变得清冷起来。

有一次是李明的生日,林晓微早早准备了一份手工制作的皮夹,她知道李明喜欢实用的礼物,便特意找了一家定制店,花了好几天时间才做好。

生日当天,她满怀期待地递给了李明。李明笑着接过,看了看价格,说:“晓微,这么贵的东西,下次不用破费了。咱们还是对等吧,你生日我也会送你差不多价值的东西。”

林晓微听着他的话,心里顿时泛起一丝凉意。她知道李明并不是故意伤她的心,他只是习惯了这份“公平”,却没有意识到,感情从来不是讲规矩就能维系的东西。

时间一天天过去,AA制的生活模式让林晓微的心逐渐麻木。她是个性格温和的女人,不爱吵闹,也不愿和李明争执太多。

她总是想着:“既然他喜欢这样,那我就随他吧。”她把更多的时间花在家庭上,照顾儿子,打理家务,而李明则继续一丝不苟地处理他的“经济账单”。

但随着儿子慢慢长大,问题开始显现。孩子上幼儿园时,学校要求预交一笔高昂的教育费用,李明当场提出:“这个咱们也对半出吧。

林晓微看着手里的工资单,顿时有些心酸——她的收入并不如李明高,而养孩子的支出往往更多是她承担。你一个大男人,孩子也是你的,怎么就不能多担点呢?”林晓微终于忍不住反问。

李明眉头皱了皱,仍然坚持着原则:“晓微,我们不是说好AA制吗?不然就会打破规矩,事情会越来越乱。”那天晚上,林晓微在床上辗转反侧。她开始意识到,这种“规矩”,已经变成了两人之间的一堵墙,挡住了所有的温情与亲密。

02

时间是最温柔的试探者,却也是最无情的审判者。

结婚的头几年,林晓微还在努力适应李明提出的AA制。

她告诉自己,规则可以让生活变得简单,减少矛盾,或许对这段婚姻而言也是一种保护。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份被称作“公平”的模式,渐渐让原本温馨的家庭,变成了像公式一样冰冷的关系。

早上七点半,林晓微正在厨房准备早餐。一旁,李明站在洗手台前,削着苹果。他从不碰灶台,也不关心早餐吃什么,因为“厨房是妻子的责任”。

林晓微把两碗面条端上餐桌,顺手递给李明一双筷子。他低头瞥了一眼面前的食物,又看了看墙上的时钟,淡淡地问:“这面条多少钱一包?下次可以试试买便宜点的。”

她手里的动作微微一顿,没有回应。

这种对话已经太常见了。林晓微已经习惯了李明的“成本意识”,甚至连买菜的时候,她都会下意识地挑那些价格“合适”的蔬菜。

她知道,饭后李明可能会翻看她的账单,虽然他不会直接质疑,但那个看似随意的目光,足以让她感到不安。吃完饭,李明拿起手机,开始在家庭支出表格里记录今天的开销。

“早饭花了6块钱,你转3块给我吧。”他说得轻描淡写,就像在处理一笔业务上的对账单。“嗯,好。”林晓微的声音很轻,仿佛已经不需要多余的情绪。

她习惯性地打开手机转账,把3块钱转到了丈夫的账户上。然后低头收拾碗筷,整个动作流畅得仿佛早已排练了无数次。而这一切,都被站在一旁的儿子看在眼里。

“妈,今天老师让写家庭主题的作文,说要写‘家里的温暖瞬间’,可我不知道怎么写……”小学五年级的儿子小航坐在桌前,手里的笔停顿了一下,脸上露出困惑的表情。

林晓微愣了一下,随即蹲下身子,温声问:“家里的温暖瞬间?你就写爸爸陪你踢球的时候啊,或者妈妈给你做饭的时候。”小航摇了摇头,声音低了下去:“可是,爸爸好久没陪我踢球了啊。而且……我们家好像都没有特别‘温暖’的时候,大家总是各干各的。”

这句话像一记闷锤,重重敲在林晓微的心头。林晓微想起,丈夫李明从来都很少主动参与孩子的生活。儿子上幼儿园时,她一个人忙着接送。孩子小学参加家长会时,李明总是以“工作忙”为由拒绝。即便在家,他也更倾向于坐在电脑前整理账单,而不是陪孩子说说话。

就连一家三口坐在一起吃晚饭时,氛围也总是那么公式化。没有笑声,没有闲聊,只有丈夫在提各种细枝末节的支出,比如水电费是否又涨了,或者某样东西是否可以换成更划算的品牌。

而这样的场景,在孩子小航的记忆中,似乎已经成了常态。

那天晚上,小航的作文题目最终没有完成。他趴在桌前,眼巴巴地望着母亲,语气有些小心翼翼:“妈,为什么我们家不像别人家一样呢?爸爸总是算得那么清楚,他是不是不喜欢我们?”

林晓微一时语塞,心里涌起一阵酸楚,却只能摸摸儿子的头,低声说道:“不是的,他只是有点习惯这样……但爸爸还是爱你的。”她努力让自己的语气显得轻松,可连自己都不相信这些话。

“晓微,别把孩子教育得太娇气了,他得学会独立,不能凡事依赖我们。”这是李明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在李明的眼里,经济独立是人生最重要的品质。他甚至认为,夫妻关系也需要独立,只有保持一定的界限,才能避免“相互拖累”。这种想法贯穿在他与林晓微的生活中,也蔓延到他对儿子的教育里。

小航偶尔会想买些小玩具,每次总是先鼓起勇气对父母提要求,而李明的回答总是那句:“爸爸的钱是用来投资的,想买玩具就自己攒零花钱。”

有一次,小航用攒了三个月的零花钱买了一套玩具模型,开心地摆在客厅里。林晓微看着孩子的笑脸,心里感到些许安慰。然而,李明却顺手拿起模型的盒子,翻看了价格标签,然后淡淡地说:“这种玩具其实可以再等等打折的时候买,你这次花得有点多了。”

孩子的笑容瞬间僵在脸上,随后默默地抱着玩具回了自己的房间。

林晓微看着儿子孤独的背影,心里说不出的复杂。她想开口替儿子说句话,却又觉得无力。李明并非不关心孩子,他只是习惯了用数字衡量一切。而这种习惯,让家里的每个人都像是在“搭伙过日子”。

家里的客厅,永远整洁却毫无生气。没有嬉笑的声音,也没有拥抱的温暖。即便偶尔坐在一起,电视里的声音似乎比他们的对话还热闹。

有一次,林晓微在朋友圈看到闺蜜晒的一张全家福照片。照片里的丈夫搂着妻子,怀里抱着孩子,脸上是掩饰不住的笑容。

而她的朋友圈里,却只有些风景照或者儿子的照片,几乎从未晒过和李明的合影。她曾试探性地问过:“我们是不是拍张照片,也发朋友圈?现在很多人都这么做呢。”李明头也不抬地回了一句:“你发吧,我不喜欢拍那些没意义的东西。”

林晓微只能强颜一笑:“哦,那就算了。”他们不是没有爱情,只是这份爱情被生活的琐碎和所谓的规则一点点吞噬了。夫妻之间的对话,除了“这个月开销多少”“下个月房贷怎么办”,似乎已经没有其他的话题。

03

李明的生日到了。

林晓微早早就开始准备。

虽然夫妻俩的生活方式一直规规矩矩,甚至可以说有些冷冰冰,但林晓微仍旧坚持每年为丈夫庆祝生日。

她总觉得,即便是在这样“讲规矩”的婚姻里,偶尔的一点用心,总能让生活变得稍微柔软一点。

今年的礼物,林晓微特意提前几个月就开始计划。

李明的公文包用了好多年,皮革边缘已经发白开裂,但他一直舍不得换。林晓微心疼,却知道丈夫一向讲究“节俭”,不会主动为自己添置这些稍微贵重的物品。

所以,她悄悄存了几个月的私房钱,终于下决心为李明定制了一款手工皮包。她去了城里一家手工皮具店,挑了最适合李明的深棕色,纹理低调又沉稳。为了让礼物更特别,她还加了一些细节——内衬上刻了李明的名字缩写,背面刻着一句话:“家是你最坚实的后盾。”

拿到包的那天,她摸着那柔软的皮革,想象着丈夫看到时的表情,心里竟有些紧张又期待。

她甚至准备了一桌丰盛的饭菜。红烧肉、清蒸鲈鱼、夫妻肺片……都是李明喜欢的菜。餐桌上点着蜡烛,儿子也被她拉过来一起庆祝。林晓微一边布置,一边暗自盘算:也许,今天这个生日会让他们的关系更近一点。

晚上七点,李明回到家。他一进门,就闻到饭菜的香味,抬头看见餐桌上的蜡烛和摆盘,愣了一下。“今天弄得挺正式啊。”他脱下外套,露出一抹微笑。

林晓微把做好的蛋糕端到桌上,说:“今天是你生日嘛,当然得好好庆祝一下。”她指了指儿子,“儿子都陪着你呢。”一家三口围坐在桌前,气氛难得有些温馨。吃到一半时,林晓微拿出了那个包装精美的盒子,递到李明面前。

“这是我送你的生日礼物,希望你喜欢。”她的眼里藏着一丝期待。李明接过盒子,拆开包装,当看见里面的手工皮包时,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他摸了摸包的质感,低声说道:“这个……是手工做的吧?”

“嗯,我特意订的,刻了你的名字,还有一句话……”林晓微指了指背面。李明仔细看了看,沉默了片刻,抬头笑了笑:“挺不错的,就是……这个应该挺贵吧?你买这个干嘛呢,我那个包还能用啊。”

林晓微笑着说:“旧的都快散架了,换一个总归好点嘛。而且,这次是我特意挑的,算是对你的心意。”李明点了点头,把包放到一旁,语气依旧平淡:“那谢谢了。不过,你也别老花这些钱,有时候简单一点就行。”

林晓微掩饰性地低头夹菜,没有说话。她心里有些失落,却强忍着,告诉自己——他只是性格这样,不是故意不重视自己的用心。吃完饭后,李明起身走到书房,拿出了一个袋子递给林晓微:“这是给你的,谢谢你今天准备了这么多。”

林晓微愣了一下,接过袋子,心里多了一丝期待:他难道也准备了礼物?她打开袋子,看到里面是一条丝巾。样式简单,质地普通,吊牌上标着价格——99元。

林晓微抬头看着李明,似乎想说什么,又把话咽了回去。我就随便买了点小东西,没什么特别的,你别嫌弃啊。”李明笑着说道。嗯,我很喜欢。”林晓微低声说着,把丝巾小心地折好放回袋子里。

夜深了,林晓微独自坐在餐桌前,收拾着那块还剩下一半的蛋糕。手指不小心碰到蜡烛的烛泪,刺了一下,她轻轻皱了皱眉。

她的脑海里浮现出那张吊牌上鲜明的“99元”,以及丈夫递礼物时的那句“随便买的”。她不是贪图贵重的东西,她也知道李明的性格向来不懂浪漫。但这一次,她的心里不由得泛起了一阵酸楚。

他们是夫妻,可是为什么,每一次她用心付出时,总换不来丈夫同等的真心?这个包,是她精心挑选的,是她积攒了好几个月的私房钱换来的。而他,却用一条“随便买”的丝巾来回应。

更让她感到心寒的,是他对那份礼物的态度。“是不是,我也应该像他一样,别那么用心了?”林晓微心里默默想。

但转念一想,她又觉得委屈。夫妻关系本该是互相包容和体贴,而他们之间,却似乎从一开始就成了一场“平等交易”的关系。他从来不会考虑她的感受,只会一味地把婚姻看成一场需要“平分”的合作。

这份心寒就像烛泪一样,滴落在她的心里,虽然不炽热,却慢慢凝固,留下冰凉的痕迹。

“妈,你不开心吗?”儿子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把林晓微的思绪拉了回来。“没有啊,怎么会呢?”她勉强挤出一抹笑容,摸了摸儿子的头。“可是,爸爸送的那个丝巾,好像……”小航欲言又止。

林晓微蹲下来,轻轻抱住儿子:“没关系的,妈妈喜欢就好。”可小航却嘟囔着:“妈妈,你总是对爸爸那么好,可是爸爸好像……没那么对你好。”林晓微的手一僵,轻轻拍了拍儿子的背:“傻孩子,爸爸只是不太会表达而已。”

她的眼睛看向窗外,夜色沉沉,灯光在远处闪烁,像是模糊了她眼里的泪。

接下来的几天,林晓微依旧像往常一样打理家务、照顾孩子,但她明显少了几分主动和热情。

她不再主动问李明晚饭想吃什么,也不再像以往那样帮他整理公文包。甚至在每月的家庭账单上,她也变得更加机械化:对半分,一分不多,一分不少。李明察觉到了一些异样,却没有开口。他觉得,夫妻之间不过是日常生活的琐碎罢了,没有必要“斤斤计较”。

04

生活总是在意想不到的地方给人以重击。

对于林晓微,这次重击是病房里刺鼻的消毒水味,还有那个让她几乎心碎的回答。

林晓微是个坚韧的女人,结婚二十多年来,她从来没有因为身体的不适而耽误过家庭和工作。可这一次,她是真的扛不住了。

那天早上,林晓微像往常一样起床,准备早餐时突然感到胸口一阵剧痛,整个人瞬间瘫坐在地上。儿子小航吓坏了,赶紧打电话叫来了。

医生的诊断很快出来了:急性胆囊炎,需要立即手术。如果不尽快治疗,可能会引发感染,甚至更严重的并发症。

住院手续办得很快,手术安排在第二天一早。林晓微躺在病床上,脑袋昏昏沉沉,心里却挂念着家里的情况。她抬眼看着坐在一旁的丈夫李明,他正低头翻着账单,计算着什么。

“医生说手术费大概需要三万多……”她轻声说了一句。李明听到后,头也没抬,淡淡地问了一句:“医保能报销多少?”“报销一部分,大概要自己出两万吧。”林晓微回答。

这时候,李明抬起头,眉头微微皱了皱:“那你打算怎么分担?”林晓微一时没有反应过来:“什么……分担?”咱们不是一直AA制吗?这笔费用你负责一半,我负责一半,咱们还是按照以前的规矩来吧。”李明说得云淡风轻,像是在谈一笔再普通不过的经济开支。

林晓微愣住了,盯着李明,眼中满是难以置信。她张了张嘴,却发现喉咙像是被堵住了一样,说不出一句话。

夜深了,病房里安静得只剩下仪器滴滴的声响。林晓微躺在床上,目光呆滞地盯着天花板,心里翻涌着复杂的情绪。

她想起年轻时,他们刚结婚时立下的那些“规矩”。当时,李明说这些规矩是为了“公平”,为了让婚姻更加长久。

可现在,她终于明白了,这所谓的“公平”,不过是丈夫给自己设置的一道防线,让他可以避免任何超出界限的付出。二十多年的婚姻里,她一次次地为他妥协、隐忍、包容,而在她倒下的时候,他的回应却是——“你负责一半,我负责一半”。

这不是婚姻,这是合伙。想到这里,林晓微的眼眶一阵发热,眼泪默默滑落下来。她赶紧抬起手背擦了擦,生怕让隔壁床的病友听见自己的哽咽声。

第二天,林晓医院探望。陈静提着一袋水果,刚走进病房,就皱眉问道:“你老公呢?他没陪着你?”

林晓微掩饰性地笑了笑:“他上班呢,工作挺忙的。”陈静“啧”了一声,把水果放在床头柜上,坐在椅子上和她聊了起来:“哎,你也太拼了。你家那位平时怎么照顾你的?手术费都交了吗?”

“嗯,交了……交了一部分。”林晓微低下头,声音越来越轻。什么叫交了一部分?”陈静听出了不对劲,皱着眉问。他说……还是按照AA制来。”林晓微的声音几乎低不可闻,但陈静还是听得清清楚楚。

“天哪!”陈静猛地拍了一下椅子扶手,“你都这样了,他还跟你算这个?晓微,你们家到底怎么回事?这么多年你就一直这么忍着?”林晓微苦笑了一下,没有回答。

陈静叹了口气,拉住她的手:“晓微,你这样下去迟早把自己累垮!婚姻是要两个人相互扶持的,不是让你一个人扛着所有的委屈。”林晓微强忍着泪意,点了点头,却没有说话。

手术结束后,医院住了几天。儿子小航请了几天假来陪她,一直守在病床旁。相比之下,医院一两个小时,更多的时候,还是坐在书房处理自己的账单。

有一天,趁李明不在,小航坐在母亲的床边,突然问了一句:“妈,你和爸是不是不相爱了?”林晓微一愣,随即轻轻摇头:“没有的,你别瞎想。”

“可我觉得,爸对你一点都不好。”小航的声音带着些愤怒,“你生病住院,他居然还要跟你算钱。他到底是不是你的老公啊?你对他那么好,他怎么这样对你!”

林晓微听着儿子稚嫩却充满质问的声音,鼻子一阵发酸,泪水再也忍不住涌了出来。她赶紧低头抹了抹眼角,不想让儿子看见自己的软弱。

“航航,你还小,不懂大人的事情。”她强忍着情绪,轻声说道,“你爸只是习惯了那样生活,他不是不关心我们……”“那你呢?”小航打断了她的话,“妈,你开心吗?你觉得他爱你吗?”

林晓微哑口无言。她从未想过,这么多年在婚姻里压抑的情感,竟会被孩子一语道破。

从医院出院后,林晓微的身体慢慢恢复,但她的心却似乎没能痊愈。她开始对李明更加冷漠,不再主动跟他分享生活中的琐事,也不再热情地为他操持一切。她开始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儿子身上,而对李明的态度,只剩下机械的应对。

李明似乎也察觉到了妻子的变化,但他没有多问。他一直觉得,林晓微只是需要时间调整,而他们的婚姻并没有什么问题。毕竟,在他看来,这样的生活方式早已习以为常。

05

日子一天天过去,林晓微对AA制的婚姻模式越来越疲惫。

无论是日常生活的琐碎开销,还是生病住院的寒心经历,这种“讲规矩”的关系让她的委屈与不满逐渐积累。

她觉得,自己与李明之间的关系,早已不像是夫妻,更像是住在同一个屋檐下的室友。

这一切,在一个平静的晚上,终于爆发了。

那天晚上,林晓微做了几个简单的家常菜:炒青菜、红烧鸡翅和一锅清汤。吃饭的时候,李明随口说道:“鸡翅最近好像涨价了吧?这些菜是不是又超过预算了?”

林晓微放下筷子,抬起头看了他一眼:“你这么在意预算,不如直接写个菜单,把每天吃什么都规划好?”

李明似乎没有察觉到妻子语气里的异样,继续说道:“不是这个意思。咱们还是得有点节制,平时吃得简单点就好,不用老做这些费钱的菜。”

林晓微深吸了一口气,声音低了几分:“李明,我问你,咱们这婚姻,到底还是不是一家人了?还是说,咱俩只是搭伙过日子?”这句话让李明放下了筷子,皱了皱眉:“你这话是什么意思?咱们不是一直好好的吗?”

“好好?”林晓微冷笑了一声,“李明,我生病住院的时候,你跟我算手术费的份额;你生日的时候,我给你准备礼物,你随便买一条丝巾应付我;平时家里吃什么、用什么,你从来只关心价格,从来不关心我的感受!你觉得这样是‘好好’?”

“晓微,你冷静点。”李明的语气依然平淡,但隐约多了一丝不耐烦,“这些年咱们不吵不闹,就是靠这份规矩撑着的。AA制让我们避免了很多麻烦,难道你看不出来吗?”

林晓微冷冷地看着他,眼里透着压抑已久的愤怒:“李明,你是不是觉得,婚姻就像一场交易?只要规矩摆在那儿,感情就能长久?你觉得,所有的爱,所有的付出,都能用钱算得清楚?”

李明沉默了几秒,皱起眉头说道:“晓微,我不是这么想的。AA制只是让我们生活更公平、更有条理。你也知道,现在很多夫妻吵架、离婚,都是因为钱。咱们坚持AA制,至少保证了我们的独立性,避免了那些不必要的矛盾。”

“矛盾?”林晓微苦笑着摇了摇头,“李明,你觉得我心里没有矛盾吗?我这么多年为这个家付出那么多,你有没有想过我有没有累?有没有觉得委屈?你总是用‘原则’来压着我,可你有没有问过自己,这份所谓的‘公平’,是不是对我们的感情不公平?”

“晓微,我觉得你太情绪化了。”李明语气里带着隐隐的疏离,“你总是觉得AA制让你吃亏,但这是我们结婚时就约定好的。我坚持的是原则,不是针对你。你也应该明白,夫妻关系不是单纯靠感情就能维持的。”

林晓微猛地站了起来,眼睛微微泛红:“李明,你的‘原则’,就是让我在生病住院的时候自己承担一半手术费;你的‘原则’,就是让我对你掏心掏肺,而你回头却用最敷衍的态度对待我!你的‘原则’,到底算什么?是不是到了我老得走不动的时候,你也会跟我算养老的钱?”

剩余38%未读最低0.27元/天订阅作者,解锁全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nnanyanzl.com/jyzz/12637.html


当前时间: